前言
為了2015/4/30台琉杯賽事的參與,而將Lohasocean(BAVARIA CRUISER 33)從台灣南部高雄興達港經由大鵬灣、鵝鑾鼻、沿東部海岸由南往北航行至花蓮,再由花蓮出發至石垣島參與賽事,賽事是由石垣島出發往終點線
基隆,結束後從基隆碧砂返回母港興達。
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很難想像吧! 是開帆船耶 帆船耶 ~~。在台灣可以自己開船出國是一件很特別的經驗與大事(我們不是島國嗎?只能坐飛機?)
如果是用腳踏車來計算,常有人在網路PO文挑戰心得文一日北高,380公里24小時內完成,換算下來平均時速也要15KM/HR
以上都不停才有辦法完成。
在海上不如陸上那麼簡單,沿路可沒有到處都是明亮的小7等著你,艙內空間也有限不可能什麼都帶,所以要準備的水與食物、油料都要準確精算過,預計會經過的地點,可以緊急泊靠的港口也都要經過計畫。
每個航段出發前都需要仔細檢查船上機電裝置,如燈號運作、各裝置馬達(抽水、冰箱、浴廁)、引擎、海底門、導航(GPS、自動舵、風速風向儀)、避碰裝置等。
支索檢查,固定支索(鋼纜)與活動支索(控帆);求生裝置(救生筏、EPIRB、SPOT、衛星電話、救難信號彈)、潛水裝備、紙本海圖等
以上零零總總看了頭昏,但就是為了能讓航行過程能順利人員平安。
最後必要的知識與經驗能力,就剩下出海的勇氣嘍。
這次從海洋大學小艇碼頭出發,港內停放著他們的帆船跟充氣快艇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出發前一日5/4
基隆如大部分的時間一樣,外面飄的細雨,覺得帶有一點寒意,縱使前一天我剛抵達時是大太陽,但依舊不給面子,隔天繼續下雨。跟海大帆船隊的校友商量了一下是否方便能載我出去買些補給品,我們就到附近全聯買了些,泡麵、水果、餅乾,七人三天的份量。
出發前遇上了一個小問題,船艏燈在從石垣回來的路上突然不亮了,在夜航上是有安全風險的,因他船無法經由船艏燈來辨別船的走向,經由教練張凱文及柏翔的檢查維修後,搞了一個多小時找到了問題,不是燈泡,也不是保險絲,更不是電路板,發現是電線內部斷路,經過更換線路後,船艏燈也終於能亮了,總算能好好安心得以進行長航。長航時海面上伸手不見五指,船隻互相無法以肉眼看見對方,只能以燈號來辨別船隻航行方向、船隻大小及船隻類型,航儀方面則是用自動辨識系統(AIS),做偵測避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預定中午過後出發,出發船員約中午12時在海大 小艇碼頭集合,人員都開始到齊後,開始說明講解出海後我們要注意的事情。
人的體力精神有極限,我們7個人分兩組,3個小時輪班一組,日夜間交替。大部分時間一面看著海面,吃著零嘴,隨時注意周邊狀況以免勾到漁網跟閃避其他船隻。
大家都準備好後,由岸上的海大同學幫我們的船解纜,目送我們離開,由於港內深淺不一,港內有較淺的礁石,重型帆船的龍骨需要非常注意,免得擱淺去磨到。學弟阿亮、凱文哥、珮瑜教練開著充氣式快艇引導我們從小艇碼頭航向港外,從他們的角度也留下了幾張照片。
返港回海大的過程順浪順風直接手動駕駛
習慣了陸地的平穩,到海上一時間受到了2米浪的折磨,很就有船員舉白旗投降,出發一小時後,到達野柳外海,眼看苗頭不對,小卓當機立斷勸阻我折返回基隆小艇碼頭,船員臉色發白有點畏寒,將腸胃內食物一吐而空,在進行跟著航行下去恐怕有風險。與阿亮學弟通過電話後,確認我們返航請他們幫個忙,所以在我們又接近小艇碼頭港嘴後,他們又駕著充氣艇引領我們進港,稍微把船固定好後,趕緊把身體不適的航員帶上岸去休息,這段航程恐怕也無法再繼續跟著下去了,所以我們只能期待她早點回復的,讓她上岸早點返家休息,畢竟來日方長,海就在那裏,要繼續航海多的是機會。
在結束這一小段插曲後,我們又再度啟程,但是已經比當初出發預估的時間晚了2小時,已經來到下午5點多,一樣就繼續航行吧!
Pm5:00是我們第一組輪班休息的時間了,接下來出港後,再換由第二組接手繼續航行。在跟第二組交班完後,我就進艙內睡覺去了,利用短短的幾小時趕緊補眠,此時開始有點噁心症狀上來的感覺,我還是趕快睡覺的好,大概耗用很多體力與精神在適應生理與船上的平衡,很快的我就入眠了
Pm5:00是我們第一組輪班休息的時間了,接下來出港後,再換由第二組接手繼續航行。在跟第二組交班完後,我就進艙內睡覺去了,利用短短的幾小時趕緊補眠,此時開始有點噁心症狀上來的感覺,我還是趕快睡覺的好,大概耗用很多體力與精神在適應生理與船上的平衡,很快的我就入眠了
到了晚間八點(PM08:00-PM11:00),「阿勳起來了!! 輪更了」湯哥叫醒了我,輪到我們第一組值班,心情帶有一種很想賴床的感覺,睡眼惺忪,拖著還不是很清楚的腦袋穿上了航海衣,走出了艙門口。外面甲板帶有些微雨水,但雨也停了,吹著海風是冷的,穿上了薄的航海外套還不夠,又進到艙內拿出GILL航海衣穿下去了,加上海大學弟友情借助的H/H 航海褲,在這濕冷的航行值班中還不至於快速失溫,睡覺前那個身體不適噁心的症狀還在,坐在甲板上覺得有點冷,只好窩在駕駛艙的地上,躲避海風,隨口問了一下HENRY大哥,「我們現在在哪了?」 「剛過富貴角」:他說。我起身看了一下導航,現在大概在淡水附近,很清楚的可以看到陸地上的橘紅色燈,那大概是路燈吧!如同在陸地上看到的那樣,我觀察一下現在的速度,9節!! 是9節耶!我心裡在想「好快唷!!」(其實跑6節速度就算不錯了),當時我也忘了當時的風向跟風速,18P VOLVO引擎也還保持運轉,轉速大概落在1900-2000之間,但依據當天的航行計畫,那個位置的時間點(5/5 17:37乾潮 00:01漲滿)是遇到漲潮,所以我們也就順著漲潮流,往中部去了。
就這樣搖搖晃晃的航行,靠著自動舵,不需要太費心力,聽到警報聲,就趕緊看一下是什麼問題,常遇到兩個警報狀況 1.偏航,偏航越來越大警報器就會開始響起 2.航線上遇到船隻有重疊航線,要做避碰動作。 我們的航線取的離岸至少都超過5海浬,手機都接近沒訊號了,離陸地如此遠就是為了避免近海捕魚的漁網放置,使我們的引擎去絞到漁網。
此刻我一點食慾都還沒有,胃與喉嚨就差那一口,就在要交班的前半小時,我終於吐出來了,窩在後座把早餐都給吐光了,差這一口,瞬間覺得腸胃跟心理的負擔頓時拋掉了,喝了一些水之後真的很好多了。
休息了一下,午夜12點了又要輪班換我睡覺了,頭腦在吐完後清醒很多,躺在床上引擎的運轉聲也特別明顯,嗡嗡嗡嗡,好險平時睡覺也不怕吵,伴隨浪拍打船與引擎運轉聲很快地就睡著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此刻我一點食慾都還沒有,胃與喉嚨就差那一口,就在要交班的前半小時,我終於吐出來了,窩在後座把早餐都給吐光了,差這一口,瞬間覺得腸胃跟心理的負擔頓時拋掉了,喝了一些水之後真的很好多了。
休息了一下,午夜12點了又要輪班換我睡覺了,頭腦在吐完後清醒很多,躺在床上引擎的運轉聲也特別明顯,嗡嗡嗡嗡,好險平時睡覺也不怕吵,伴隨浪拍打船與引擎運轉聲很快地就睡著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5/6 航行隔日
凌晨2點又要輪更了起床換第二組補眠,湯哥真不愧是職業軍人退下來,很有紀律的在執行的他的任務,跟我們報告完他剛剛輪班遇到的狀況及稍早航線的設定,接下來給我們的建議路線,說完後就回到艙內休息,休息前來一張。
AM 02:00-05:00 值班的位置約在桃園觀音外海,由於過了00點的漲潮後,換遇到退潮了,可以看到左上角的GPS速度只剩下3節上下,幾乎沒有風2.5節,湯哥交班前設了一個竹南龍鳳漁港外海的位置,照這個3節的速度跑,下午13:09才會到預定的航點,但不會一直跑3節啦!,過六小時後,就由潮汐在幫我們加速嘍。
在放這張照片的時候讓我一直聯想到飛機上螢幕顯示的航位置。
在放這張照片的時候讓我一直聯想到飛機上螢幕顯示的航位置。
亂入一張(去德國旅行時飛機上拍的)
晚上什麼都看不到,因為船會一直晃動,所以我想把快門放慢,曝光久一點,其實照出來更糟,就留一張用閃光燈的照片給大家自行去想像吧。
這個航段的夜航就在3小時候這樣平順緩慢的過去了。5點了,叫醒第二組輪更去睡覺嘍。
現代的科技使得開船變得很輕鬆,舵輪在轉是autopilot 在控制,厲害吧!
多雲的天氣不是太熱,蠻舒適的,出航前做了航行計畫,天氣預報西部沿海地區5/6號新竹鹿港沿海會遇到:浪高中浪轉小浪再轉大浪、浪高2轉1再轉3公尺、風力 4至5陣風7級晨轉4級陣風6級以下下午再轉5至6陣風8級。沒有航海經驗的人大概也很難想像3米浪是什麼? 8級陣風又是什麼?
可惜,無緣錄影給大家看,因為最終在5/6當天沒有出現,很平順的一路開下去,如我真遇到了3米浪我看也蠻激烈的,80%的人會有機會想吐的。
大約開到台中外海,輪到11點輪更去睡覺後,睡到一半,突然聽到艙外驚呼「釣到魚了」,湯哥連忙把線收回拉起來,我聽到也趕緊拿上潛水刀爬上艙外,一看到這個魚(還一直以為是水針、梭魚 亂猜一通)
船上手機沒訊號,沒法直接查,也沒人平常有在釣魚,所以都不知道牠叫什麼名字,返家後查到,俗稱「青旗」 鶴鱵科,正確的名稱做「扁鶴鱵」根據台灣魚類資料庫:屬溫、熱帶海域之表層洄游性魚類,大多數種生活在海洋中,但在熱帶地區有一些是發現在淡水或半淡鹹水區。體色類似一般洄游性魚類,背部為典型的藍黑色,腹部銀白。多半在外海群游,少數則分散成小群或獨游至沿岸。屬肉食性,以掠捕砂口或銀漢魚為食。
船上手機沒訊號,沒法直接查,也沒人平常有在釣魚,所以都不知道牠叫什麼名字,返家後查到,俗稱「青旗」 鶴鱵科,正確的名稱做「扁鶴鱵」根據台灣魚類資料庫:屬溫、熱帶海域之表層洄游性魚類,大多數種生活在海洋中,但在熱帶地區有一些是發現在淡水或半淡鹹水區。體色類似一般洄游性魚類,背部為典型的藍黑色,腹部銀白。多半在外海群游,少數則分散成小群或獨游至沿岸。屬肉食性,以掠捕砂口或銀漢魚為食。
看牠嘴巴兇猛的哩,依據過去中魚的經驗,連忙從儲物艙拿出水桶,準備處理魚貨。
Pm02:00-05:00下午輪班,與湯哥交班後,船的位置大約在台中大甲外海,比預定航行計畫到達位置的時間晚了2小時左右,接下來快進入台中港外海了,周邊的貨輪船也變多了(最後可以參考我們的航跡圖,到台中港外海,不是跑直線!!在閃船呀)。
有一台貨輪即將從我們後方追越,從縮圖來看很像很近,其實在放大一點,我們還是跟它有點距離,約1海里左右。
有一台貨輪即將從我們後方追越,從縮圖來看很像很近,其實在放大一點,我們還是跟它有點距離,約1海里左右。
在台中港外海時看到了幾艘釣漁船也有裝上了小帆,這幾台小船看到了本尊的帆船,就快速的移動到我們附近,遊艇上的船員爭著要跟我們的帆船合照,大概看到真正的帆船在跑特別高興,也圍到我們附近跟我們打招呼,問我們從哪來? 要去哪? 問完了之後也祝我們一路順風,殊不知吹西南風我們都頂風在跑。XDD
PM 05:00過後換我們休息,但是生理時鐘還不累,難得大家全體再一起拍了張合照。
利用HTC RE 利用廣角的特性拍了張上甲板的照片。
湯哥也跑到船頭湊咖拍了張合照。
第二班輪值(PM 05:00-PM 08:00)
小卓準備煮熱水幫大家泡個濾掛式咖啡
大家也不在乎泡出來的咖啡風味,還是很開心地喝著咖啡。
ROBERT 你在想什麼呢?
接下來補眠完後又輪到我們值班(PM08:00-PM11:00)。進入夜間,西部沿海的特色就是船多,尤其我們又航道繁忙的台灣中部,船真的很多,AIS顯示附近至少都2-3台貨輪,當夜間沒有路燈看不到對方怎麼辦?除了AIS與雷達, 還能靠航行燈來辨識船的類型,大小,行動、方向。以下附圖就如夜間看到的,跑過一次夜航帶著對照表,包準讓你印象深刻。
這張表只是其中一部分,還有更多的燈號規則可以參考,有興趣自行上網找嘍!!
當天夜間的天空很雲量稀少,風速不到10節,天空顯露出星點,月亮剛過農曆15,月亮大而圓又亮,海面上倒映月光,可惜月亮太亮也是一種光害,所以星星看不到太多。
在月光陪伴的航行下,耳邊一直迴盪著 「綠島小夜曲」旋律,平靜而優美度過我3小時的輪班。
雖然我是台東的孩子,卻一次都沒去過綠島,倒是去過蘭嶼多次,真希望有機會能航行在綠島的夜光下。
在月光陪伴的航行下,耳邊一直迴盪著 「綠島小夜曲」旋律,平靜而優美度過我3小時的輪班。
雖然我是台東的孩子,卻一次都沒去過綠島,倒是去過蘭嶼多次,真希望有機會能航行在綠島的夜光下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5/7 航行第三日
夜間第二次輪班(AM02:00-05:00)雲量有增多,我們位置大約在雲林麥寮外海,可以看到沿岸以大量工業區的燈光。
5/7 航行第三日
夜間第二次輪班(AM02:00-05:00)雲量有增多,我們位置大約在雲林麥寮外海,可以看到沿岸以大量工業區的燈光。
清晨
上午輪值(AM08:00-11:00)
吃完早餐後過了不久,Henry發現魚線好像有拖到東西,水面上持續有一條白色的水花,趕緊一拉真的釣到了,收線回來時蠻輕鬆的,大概是被拖了一陣子我們沒發現,也沒力氣掙扎了,拖上來是一隻鬼頭刀,因為很少有機會看到活的鬼頭刀,全身呈現金色好美,平時在魚市看到的鬼頭刀已經斷氣了,身上的顏色也會隨之退去,發現牠還算小隻的(未滿100公分),解完勾後便放回海中,讓牠繼續長大。
過了一個多小時,又中魚了,又是一隻鬼頭刀,剛上鉤的魚果然拉力很夠,馬上戴上手套避免魚線磨手,過程中我就放先慢俥,慢慢跟牠耗,就這樣慢慢捲上來。
大夥同吃過午餐後,再過幾小時就要靠港了,也不用在輪班了,想睡的人就直接去睡吧! 大家似乎也不想睡了,在駕駛艙享受最後幾小時航海的海上漂流
左舷出現的陸地是大家熟悉的台南,文慶大哥開始一一指認他熟悉的將軍、七股一帶天際線,用望遠鏡也能看到的陸地上的七股鹽山。
湯哥一路上跟我們聊了很多服役時的趣事,一群大男人講到當兵真的講不完,小卓在一旁只能乾傻笑,心想後悔怎麼沒去當兵XDD
坐在船艏的感覺,其實浪不大時還蠻舒服的
左舷出現的陸地是大家熟悉的台南,文慶大哥開始一一指認他熟悉的將軍、七股一帶天際線,用望遠鏡也能看到的陸地上的七股鹽山。
湯哥一路上跟我們聊了很多服役時的趣事,一群大男人講到當兵真的講不完,小卓在一旁只能乾傻笑,心想後悔怎麼沒去當兵XDD
開進到碼頭就看到羅老師與師母在岸邊等著我們回來,準備幫我們接纜,實在糾甘心。
我們從5/5 14:00 出發到5/7 15:00 抵達花了將近50小時,但如果扣掉又返回岸上又再出發,實際跑了47小時,兩組人各輪了八次班。跟預估的航行時間45小時,晚了2個小時,實際航行路線也比計畫路線還要更長點。
很感謝海大的同學們,提供碼頭停靠,帶我們去補給,阿亮、凱文哥、柏翔等也給我們許多支援,還有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,我都會記在心中,有機會航行經過高雄、台南,我也會盡我所能的幫助各位帆友們。
也感謝許多熱情參與每個航段的樂活夥伴,雖然我沒法全程參加,陪著其他一直再問我怎麼沒來的夥伴們!還會有機會陪著大家一同出海的。
「為什麼要去航海? 因為海就在那裏」
也感謝許多熱情參與每個航段的樂活夥伴,雖然我沒法全程參加,陪著其他一直再問我怎麼沒來的夥伴們!還會有機會陪著大家一同出海的。
「為什麼要去航海? 因為海就在那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