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

興達─小琉球航段之旅

享受人生、享受自由、熱血與大海,相互交乘之下,我的答案是駕馭一台帆船,可以很直接地達到滿足接近海洋冒險、挑戰,將陸地上的限制轉移至海上寬廣的自由,或許每個人內心都有如此的基因存在!!
讓帆能在遼闊的台灣海峽升起,就像一句俚語「船停在港內很安全,但不是她建造的目的」;ANNYA是一台好船,她是德製BAVARIA CRUISER 37,全長11.30M,寬3.67M,她曾經獲得過「歐洲2014年度最佳帆船大獎」,CRUISER 37雖然尺寸不算太大,但是完善的布局與空間設置,留出更多休閒空間,讓搭乘者能夠明顯感受到船艇的舒適性和便捷操控性,相當適合全家的出海遊玩。

本次為了讓Annya的主人與小主人們能盡興地全家出遊,特別先由興達港出發開往小琉球會合,也讓一家人免於這趟6小時左右航程上的不適,又可以在小琉球玩得盡興。

出海前的最基本的必要工作就是寫好一份航行計畫

航行目的
Annya出航
預計航行時間
104021410時 起至 104 021418時止
起點港口
興達港
終點港口
小琉球白沙漁港
預計停泊之港口
(
活動範圍)
興達港─小琉球白沙漁港  (高雄枋寮沿海)
船舶資料
 船  名
ANNYA
 船型尺寸
37
乘員人數
5
明顯易辨特徵
單桅帆船
天文氣象資料來源:中央氣象局與WINDGURU
出發港口氣象預報
地區
溫度
降雨機率
風力()
滿潮時間(潮位)
高雄沿海一帶
20 ~ 24
0%
4級陣風6級以下
03:59  (-17)
15:45  (30)
風向
風力()
風力()
浪高
乾潮時間
東北風
11
15
1公尺
07:47   (-24)
23:44   (-42)
備註:
船長:1位 牟
水手:3位 卓、勳、歐陽
航行路線:興達港至小琉球白沙漁港 約37海里
預定興達出港時間/到達小琉球時間:10:00/16:30
預備物品:
早餐、飲料()、零食、午餐(飯糰)
水箱加滿及油箱檢查等…..族繁不及備載。
最重要的是帶著跟我征戰過,四處航海的Garmin etrex 30 戶外導航GPS內裝海圖,讓我可以留下航跡。




為什麼會帶夾鏈袋因為看了電影「ALL IS LOST 之後,發現夾鏈袋是好物呀,出海前同事就一直嚷嚷說要帶著他。接下來看翻過夾鏈袋後的東西。 
零食、零食、零食


為什麼好像有看到睡袋與棉被呢?嘿嘿,那是睡袋與棉被,沒有錯!有了舒適的船艙,就可以免去預定住宿的困擾囉!根本捨不得去住岸上的民宿。


對於OY來說,當個一天的海賊王,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,從他靦腆笑容中就可以窺見他雀躍的心了吧?!


上船之後將我們準備少少的飲料及水果放到冰箱保冰,我們打算全程開引擎至目的地,所以發電量足以供給冰箱使用,如果天氣允許省油張帆航行,則無法使引擎發電,勢必得先打冰到冰箱中使用。

儲存艙內空間頗深且大,如果船型選擇三艙版本,則此艙將變為另外一個艙內房間。

後艙左側艙房,內可以睡兩個人,長度大約170公分左右躺平沒問題。客廳高度約1.95m,不用擔心太低有壓迫感。
前艙主臥空間,也是雙人房,藍色床罩為船主挑選而訂製的,有海洋風的感覺。

Annya的船尾,可以看到以一大片可以擺放至水面的跳水台,駕駛台為雙舵輪連動操作,操作一舵輪另外一舵輪就會同時轉動。
淡水在海上彌足珍貴,船上就可以容納的淡水,水箱基本為210L公升,前艙選配水箱為150L,以此行程來說,縱使小琉球的漁港沒有加水、電的碼頭也是綽綽有餘。

從船艏來一張Annya模樣,身旁備了相當多的枕頭(碰墊)來保護船側碰撞。

興達情人碼頭畔停了蠻多的帆船與遊艇,但對於興達港廣大的腹地來說,這個遊艇碼頭這個區塊只是九牛一毛,也常面臨著台灣常遇的問題就是泊位不足。


藍色航線凸進路線為安檢所在地,通常email出海報備表完後,還要順道繞過安檢所打聲照呼,讓岸巡人員大概目視出海人數即可。
28hpVOLVO柴油引擎船內機提供我們足夠的動力,巡航速度跑6節左右,油箱容量是 150L,出發前把油箱加9分滿,油箱可以足夠使用到來回沒問題。(回到興達港後油箱大約只消耗四分之一左右)


啟航離開遊艇港目標駛出港外;興達港內幾乎沒有漁船停泊至內,平時在港內練習帆船駕駛,鮮少有漁船進出的干擾。

這就漁港出入口安檢所的位置,為一個小鐵皮屋,繞過一圈後與岸巡打個招呼,船上的人露個面即可出港。

從左舷可以看到興達火力發電廠的煙囪。
開始離開港嘴,開始教我們操作船上的GARMIN如何自動標定航點,跟預設航線,讓自動駕駛可以依照所設定的路線自動行駛,自動駕駛雖方便,但還是無時無刻需要有人輪值,監看海面四周狀況,以免誤駛進漁民所放置的定置漁網,絞到漁網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


航行出港外後即可看見興達火力發電廠[1]外延伸的貨輪運煤棧橋,根據資料為一座長310公尺、水深17米的外海卸煤碼頭,一條全長2190公尺的聯絡棧橋,2部連續式卸煤機和2條輸煤皮帶機,近看實在為驚人。

接近從側面即可看到有大型貨輪停靠於棧橋上,相對之下我們的帆船小了許多。

船艏前進時劃開海浪噴濺的水珠,時而出現彩虹相當美麗。

船艏甲板空間在未張帆下可供給兩個人躺下享受日光。

開始出海等都穩定航向,設定好自動駕駛後,開始拿出手機拍照打卡時間,適逢當天剛好為西洋情人節,但船上的我們也都沒有特別攜伴上船,當然是在工作嘍! 工作中放閃也不太意思。

艙內海圖桌空間,各式航儀及開關均於於此處。



左側空間為餐廚空間,備有流理台大小各一,瓦斯烤箱含爐頭,另外還有微波爐,真的遠航超過一日以上時,廚房空間就可以維持基本的生理需求,也可以兼具美味與健康。


要出發前牟與OY特別離開去買東西,原以為單純地去買他們平時會用到的提神物,直到他們在船上拿出了路亞與釣線,才晃然大悟,原來是去買了這組好物,也因為有了這組釣具,讓我們在船上可以殺時間,一直期待什麼時候會有魚上鉤。在這次遠航前曾經也有遠航從金門到台灣來回的經驗,但從未想過要放釣線下去拖釣。牟在過去幾次長航的經驗上,他們也都有擺放拖釣魚鉤,而且戰果還不錯。

放長線釣大魚!?

細細的釣魚線牢牢地綁在欄杆上,每每期待拉一下釣線是否有變緊,是否魚上鉤,可以為此行帶來多少附加產品呢?我們繼續看下去……
下鉤過不了多久還不到一小時,大約於彌陀外海,第一尾魚就上鉤了,牠是一尾鰹魚,我們只能是又驚又喜,驚的是「要怎麼處理?」喜的是,原來這種徒法煉鋼的方法也能夠讓願者上鉤

開始抓上來之後船上的女性同胞嚇得花容失色,邊解鉤還在邊掙扎甩動魚尾,趕緊請她們把水桶拿出來裝上海水!!


接下來為了避免魚不新鮮開始腐壞,要趕緊去內臟放血,這時候就覺得跳水平台真的好用,延伸出去的空間讓我可以很穩定在後面做事。
俐落地解剖一尾活跳跳的魚,是一場初體驗的手術處女秀,平時只看過父母殺魚,自己並沒有實際太多操作過的經驗,擔心弄得滿手魚腥味,還好鰹魚沒有大片的魚鱗,不需要去魚鱗,拿著很不銳利的水果刀只能慢慢切開腹部,把內臟取出,邊切除的過程中也幫我從旁打海水,馬上沖去甲板上的血水,就在快處理好這隻魚時,剛放下的魚餌又上鉤了,趕快把魚打包進冰箱,拉上另一條魚上船準備做處理,就在處理的過程中,魚嘴上還勾著鉤,我計畫先讓他斷氣不動往魚鰓上切過去,魚就維持不動的狀態,接著把魚鉤取下,煞挪間魚突然挑動了幾下,我在驚嚇之餘沒有抓好,牠就跳回海裡了,可憐的魚兒,牠已經被我劃傷了好幾刀,返回大海可能也無法存活了,慢慢的痛苦死去,頓時覺得內心感到對牠很抱歉。
經過了這次殺魚的經驗,沒有處理好,為了必免下次失誤,隨即用手機上網好好查了一下鰹魚的處理方式,發現鰹魚的殺魚方法其實不難,下幾刀位置幾可讓魚身、魚首分離,頓時讓我又開始期待有魚上鉤可以讓我好好練習一下。(os:殺魚狂人)


在處理魚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也前進了一段路了,到達了左營外海。

航行至高雄港外海也看到了壽山,準備要進入許多貨船、商船、漁船交會的路線了,接下來就把路亞拉上船收起,不再拖釣,以免影響到其他船隻。
高雄港外海看到的小漁船在拖網行進中

經過高雄港外錨泊區看到的錨泊中貨輪。

從海平面上可以看到有許多貨輪錨泊於高雄港外海,這時AIS系統會一直偵測到避碰,會持續響起接近警報,白天都看的到錨泊的貨輪,所以把它關閉即可。

海上看到的一座不知名設備,應該是說不止一座,是一個區塊連續有數座,圍成一圈,設備上連接了許多管線,拉到海中。

快接近小琉球時開始感覺到風,牟決定把前帆拉出順風航行,增加航行速度,但風還是不足以大到需要把主帆拉出,所以維持前帆往琉球方向開。

小琉球港外海看到許多小漁船及小快艇錨泊於港外釣魚,由於風浪也不大,漁民、釣客們也樂得享受難得的好天氣與海象在此地殺時間。


小琉球開始很清楚的就在眼前,準備入港前的準備。

於甲板收納艙內,把碰墊拿出並綁上。

開始解除自動導航及自動舵,改為手動駕駛準備入港。

入港前先打電話通報小琉球白沙港安檢所準備入港。

準備錨泊繩繫於於船右舷,用右舷提靠。


由於臨時停靠的浮動碼頭並無羊角及纜樁,需要直接綁在浮動碼頭上。

停靠後安檢所及縣政府相關人員前來查看,入港程序及入港人員是否按照既定文件入港。

完成停繫船,今日航行整體而言算起來相當順利,比預定時間(16:00)提早半小時入港,整理完船開始休息,時間也到了16:30
距離晚餐時間還有一段,今天一整天的航行告一段落,先在客廳內小做休息,待吃飯時間與船主會合一同享用小琉球的晚餐。

停靠的浮動碼頭似乎為遊憩玩水的遊憩碼頭,上面擺放了許多台獨木舟,但整個浮動碼頭區域幾乎尚未建置完成,有許多接縫還沒用連接點鎖上,所以走路時要相當注意,以免落入海中。

這個小魚箱湊近一看裡面還有許多小型熱帶魚哩,不知是有人捕獲暫放還是自行游進去的。
小琉球的海水水質可以說相當乾淨清澈。

由於隔日還有工作在身,ANNYA停靠港完成後,隨即趕往一旁交通船登船處買票回東港,所以無法久留,趕緊先離開搭船去。


三張照片讓我想起過去在金門搭乘交通船的經驗,大金門與小金門之間也有公營的交通船,船票費用為3元,需要使用縣民籍電子票卡才能有這樣的優惠價格;而往返的交通船艙內,就像是東港往返的交通船一樣,會有鄉民會載運貨品往返及機車載運服務,船艙的座椅也讓我覺得格外親切感。如果這幾張照片不說明,拿給金門的朋友看,絕大部分應該會誤以為是大小金門的交通船。

交通船進入東港溪出海口的渡船處,首先會看到漁產直銷中心,接下來才是渡船頭,此處最
顯眼的地標就是鮮紅色的進德大橋。

這艘就是本次我所搭乘的交通船「東信號」,搭乘大約半小時抵達東港

後記
里程數:68.1 km(36.77nm);航行時間:6h07m;移動均速:12.7 km/h (6.85 kt)
因為不是專用海事專用GPS,所以單位以陸地上的KM為主,要經過1.852的海浬換算。

生活在台灣其實為島民,大家很嚮往海洋的廣闊與自由,卻對海洋很不熟悉,陌生帶有害怕,缺乏的是正確的文化灌輸,缺乏硬體空間的配套;從就讀研究所開始接觸到了帆船,讓我的生命有了不一樣的變化,海洋的邊界有多遠,我的世界就有多大,不光只是陸地上看看寫寫單車探訪路線,吃吃喝喝的遊記,這篇遊記的撰寫,也希望帆船可以是台灣人生命中的選項之一,不在是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的活動。 此趟對於拖釣這件事情最為印象深刻,下次還要再跑到大鵬灣這段航線,到時我要準備一把鋒利的殺魚刀跟先打好冰裝冰桶,再帶一隻小噴燈,讓大家一同享受新鮮的炙燒生魚片。
全文完




[1]台電月刊封面故事,(上長城─外海卸煤碼頭讓興達發電廠變身成綠色電廠),第573期,20109月。

3 則留言: